鞍山特产
在家静休两个月不克不及外出,没想到有一天会在故乡门口真正触摸到浓墨淡彩描述中的江南水乡——岫岩水巷,圆了我一个梦。 前几天应挚友W、H热情邀请,我们一行8人去寻烟雨迷离,烟柳画桥,小桥流水人家。
终于挣脱闹市,踏一路风尘,牵一缕落日的思绪进入老家水巷,似曾熟悉的江南水乡画面扑面而来。
不知谁唤醒了谁的梦,水巷从懵懂中醒来。凌晨的薄雾初起将散,素描淡写的景区更显静雅之气,几分质朴,几分淡定。
这便是我梦中的水乡。
晨曦里的水巷,如同一古典美男,轻灵柔美,研雅,美好。
行走水巷,如同画中人,梦里仙。寻归老家,梦落心田。
凌晨,还在持续建立中的水巷,空无一人的,让你纵情的拍张没有任何人“偷影”的照片。
水巷依着河流而建,河流两旁,是高高矮矮、差别作风、犬牙交错的徽式修建,相隔不远,就有一座小桥连通两岸。
白墙青瓦精雕细琢的修建作风,画舫雕廊自是跟姑苏杭州的古修建一样精彩,只是这里多是俭朴明洁些。
那红红的木门、木窗、乌黑发亮的青瓦,通知我,这些风雅小巧的寓所犹如有着长远新奇的美。
石板冷巷衔接的秋水楼阁,似一幅被涂抹了千年的水墨画跃然而至。
深沉安好的冷巷,活动的声音。我轻轻的,不想惊动这调和的画面。
站在临水的石阶上,你会听到水的呼吸,触摸到水巷的心跳,你会走进水的梦境。
几级石阶而下,就可以真真切切地触摸到潺潺的河水。呵,门前、窗前,便是碧波泛动,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呵。
永宁塔温情的依在水旁,像羞涩待嫁的新娘,悄悄的守候着梦中情人,守候着百年的爱恋。
倾听碧波的水声,似乎在诉说着情话,装点梦的丝穗,爱的丝雨。
水巷的钟灵毓秀,在水,在桥,在屋,还在人。
冷巷、小亭、长廊、石桥,安好悠远。
水中反照着徽派衡宇的光荣,光映着水,水殷着光在河中荡漾着,偶有微风掠过一片美丽。
桥上看桥,桥里有桥,款式纷呈,风景自然,共同魅力。
喜欢《梦里水乡》的歌,“请你陪我到梦里的水乡,让挥舞的手在薄雾中飘荡,化作一缕轻烟,消掉在远方……”
喜欢它的旋律,喜欢它的意境,喜欢它的昏黄。而如今,梦里水乡真实出现在我面前,一切是那么清晰。
在晨曦的照耀下,垂柳依依,微风习习,水波粼粼,石桥依然、水阁依旧……
推开一扇扇陈旧的窗,倚栏望去,思绪忍不住穿过冷巷,多想在这里觅得一份永远专属于我的悠然、安好、泊然、温婉……
在这宁谧里,水乡的心灵在悸动。
这里是我们摄影喜好者的最爱,各人都拿着自己心爱的照相机机,抉择最好的角度来诠释南北方的汗青与文化。
木质的乌篷船,悄悄的在河面上飘荡。
偶尔有乌篷船晃晃动悠地驶过,船上锦绣的密斯轻盈地划开一道道水痕,任乌篷船慢悠悠地穿过小桥,穿过人家,在小镇内徜徉……
悠悠的乌蓬船、青青的石拱桥,大概另有那木门里走出的阿娇……这些组成水乡的元素了。
走在冷巷子里、走在青石板桥上、走在木板亭里,会让人有一种想赶上浪漫邂逅的遐想。
我是寻梦而来,带着梦走,留下怀念。这时思绪会带你去遥远的处所,追寻急忙逝去的光阴。
我就这样一路在水巷走着、转着、看着、摄着,梦里的水乡,现实里的亲见。
梦想里,曾经的情人撑着油纸伞在雨巷里走过,怀旧风景及点滴情怀,如诗如雾如画,脱离凡间,却又存在于尘凡。
岫岩水巷,魂牵梦绕的水乡,我这般深爱着你,在笔下,在回想里。
我更期盼再次觅上良知,沉醉在这小桥流水人家里。
七色光/文摄拍摄于岫岩大宁区小虎岭村